时间: 2025-09-19 07:12:42 | 作者: 导线
2021年8月1日实施的《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明确,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瓶车或者为电瓶车充电。不能上楼的电动车都去了哪充电,是否安全。近日,记者走访了市区几个高层建筑居住小区,绝大多数小区都在居民楼外设置了统一充电桩,也基本没居民私拉电线或带电瓶上楼充电的现象。
以离石区滨东花园小区为例,几年前就实现了楼外充电桩全覆盖,在一个个蓝色顶棚下,一辆辆电动车停得整整齐齐,目前小区没发生因电动车充电产生的安全事故。社区物业经理人任建宁介绍,滨东花园约有300户住户,原先没安装电动车充电桩的时候,不少居民会把电动车停回家充电,或是从楼上“飞线”充电。“要是发生突发火灾事件,后果不堪设想。”任建宁说,考虑到安全风险隐患,物业公司在地面陆续设置了120多个集中充电桩,引导大家把电动车集中停放和充电。“这样保证了车辆充电安全,假如若发生短路或者别的问题,这个装置能马上起到断电的作用,从源头上消除了安全风险隐患。”
“电动自行车一旦起火燃烧,30秒后,火焰温度达到310摄氏度。尤其是在高层建筑中会直接阻断消防逃生通道。”市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人员张文兵介绍,高层建筑内部电线安装较为隐蔽,安装电线时都采用‘暗线’,尤其在建成多年的高层建筑内,隐蔽的电线逐渐松散老化后会造成漏电、短路起火等安全风险隐患。为强化社会面火灾防控工作,严防高层居住小区火灾事故的发生,近期以来,市消防救援支队深入辖区高层居住小区开展消防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实地查看电缆井、管道井竖向管井内防火封堵,疏散通道、楼道间杂物清理,消防设施及器材配备,电气线路安装是不是真的存在私拉乱接和飞线充电,电动车停放、充电桩建设使用等现象。同时邀请应急管理部沈阳研究所专家,深入辖区高层建筑开展“体检式”服务,对高层建筑“把脉问诊”,对现场发现的问题,要求单位立即进行整改。
如今城市建筑慢慢的升高,高层建筑若发生火灾后果将不堪设想。张文兵提醒,居住高层建筑的居民平时应勤查多防电气火灾事故,对用电线路进行巡视,以便及时有效地发现问题。在设计和安装电气线路时,导线和电缆的绝缘强度不应低于网路的额定电压,绝缘子也要根据电源的不同电压进行选配。同时,严禁乱接乱拉导线,按时进行检查线路熔断器,做到安全用电。
上一篇:OFweek智能电网